1989年,萧劲光将军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,不仅心脏病日益严重,多年军旅生涯留下的旧伤也同时复发。尽管他已退休九年,却始终心系海军的成长与进步。即便病重卧床,他仍每日坚持打电话了解海军的最新动态,展现出对海军事业的深厚关怀与不懈支持。
尽管亲朋好友都劝萧劲光别再操心海军事务,但他始终放不下,每天都要了解海军动态才能安心。到了三月下旬,萧劲光的病情急转直下。作为最了解他身体状况的人,妻子伟涛意识到丈夫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,不禁潸然泪下。
【一把勃朗宁】
在萧劲光病重期间,邓小平经常抽空前去探望,即使工作繁忙无法亲自到场,也会通过电话询问他的健康状况。与此同时,张震也频繁前来探视,并在萧劲光临终前与他见了最后一面。
那时,伟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特意让孩子们围在萧劲光的床边。张震前来探望时,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气氛。伟涛悄悄将自己的预感告诉了张震。张震听后沉默不语,只是缓缓走到萧劲光的病床前,目光复杂地望着他。
萧劲光此时的身体状况非常差,连说几句简单的话都很吃力。然而,就在这一刻,他突然抬起手,似乎在指向某个地方。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发现了一个木箱。伟涛立刻明白了什么,快步走过去打开箱子,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盒子。
这个小盒子虽然不大,但一打开盒盖,里面赫然躺着一把勃朗宁手枪。原本精神不振的萧劲光看到这把枪,情绪立刻激动起来。伟涛见状,连忙将枪递到萧劲光手中。萧劲光小心翼翼地接过勃朗宁,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,用袖口轻轻擦拭着,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。
这把勃朗宁手枪,伟涛再熟悉不过了。它可是大有来头——当年毛主席亲自赠送给萧劲光将军的。自从得到这把枪,萧劲光就形影不离地带着它,简直视若珍宝。别说借给别人用了,就连让人多瞧两眼,他都舍不得。
萧劲光刚到东北时,刘亚楼偶然看到他正在擦拭一把勃朗宁手枪,立刻被吸引住了。刘亚楼主动提出用一块名表交换,但萧劲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他明确表示,别说一块名表,就算是一座金山,他也不会换。这时,刘亚楼才得知,这把勃朗宁是毛主席赠送给萧劲光的珍贵礼物。
目睹此景,张震不禁眼眶湿润。作为军人,他深知萧劲光与毛主席之间那份特殊的情谊。看着萧劲光握着勃朗宁手枪泪流满面,张震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他此刻复杂的心情。他明白,萧劲光的泪水,是对毛主席深深的思念。
【怀念毛主席】
抗战时期,八路军整编后,萧劲光并未随主力部队出征,而是被任命为留守兵团司令员。这一任务可谓责任重大,他毅然承担起这一重担,在延安坚守了整整十年。值得一提的是,萧劲光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,又曾赴海外求学,在军队中文化素养首屈一指。以他的才干,若前往前线作战,必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毛主席一番话,让萧劲光毅然决定留在延安,与他并肩作战。从苏联归来时,萧劲光带回了一大箱书籍,包括许多珍贵的军事著作,连毛主席都未曾见过。
萧劲光把这些书视若珍宝,平时很少拿出来。毛主席知道他爱读书,但很少见他捧着书看。两人都住在延安,窑洞离得近。一次毛主席散步,顺道去了萧劲光的窑洞,意外发现他箱子里全是好书。
毛主席仔细挑选了一下,顺手拿起《战斗条令》和《战役学》两本书,转身就要离开。萧劲光见状立刻急了,连忙朝毛主席喊道:“您看完可得还我啊!”毛主席听了,笑着调侃萧劲光太抠门,但脚下却没停,径直带着书回了自己的窑洞,准备好好研读一番。
萧劲光多次找毛主席讨要借出的物品,但毛主席总是笑着拒绝,还打趣说让萧劲光从屋里挑件值钱的东西来换。萧劲光一听就不高兴了,嚷嚷着说毛主席的窑洞比自己的还寒酸,哪有什么值钱的物件。这话逗得毛主席开怀大笑。
萧劲光曾想借《战役学》这本书回去备课,便向毛主席提出归还请求。然而,毛主席态度坚决,始终不肯归还。这两本书一直摆放在他的案头,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仍时常翻阅。足见他对这两本书的珍视与喜爱。
日本投降后,萧劲光意识到东北的战略地位对全国解放至关重要,便主动向毛主席提出前往东北的请求。毛主席听后,沉思许久,一方面对与萧劲光共事十年的情谊难以割舍,另一方面又深知萧劲光的才能不应被埋没。经过一番权衡,毛主席最终决定放下个人情感,同意了萧劲光的请求。
当时,毛主席特别嘱咐萧劲光,启程前务必通知他,他想要亲自为萧劲光送行。然而,萧劲光不愿经历与毛主席告别的伤感时刻,于是决定不告知行程,计划悄然离去。尽管如此,毛主席还是从他人那里得知了萧劲光的出发时间,并特意前往送行。正是在这次送行中,毛主席将一把勃朗宁手枪赠予了萧劲光。
【当毛主席的兵】
毛主席和萧劲光之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,萧劲光常把毛主席视为自己的导师。当中国海军建设急需人才时,毛主席一声令下,萧劲光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这一重任。他几十年如一日,带领中国海军从零起步,逐步走向强大。
萧劲光一心扑在海军事业上,几乎顾不上回家,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上。后来还是毛主席提醒他,要多注意身体,常回家看看,他才肯抽空回去。正因如此,伟涛常说,萧劲光最听毛主席的话。毛主席视察时,只要和萧劲光在同一个城市,就一定会去看望他。那次视察期间,毛主席还特意在萧劲光家里吃了一顿饭,这也是毛主席唯一一次在下属家里用餐。
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萧劲光紧握着那支勃朗宁手枪,思绪飘向了毛主席,泪水不禁滑落。片刻之后,他艰难地抬起手,无声地指向墙上毛主席的画像。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困惑,不知他究竟想表达什么。伟涛走近他,试图通过几个猜测来理解他的心意,但都未能触及萧劲光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。
张震回忆起一段旧事,笑着问萧劲光:"你是说,你还想跟着毛主席干革命,对吧?"萧劲光毫不犹豫地点头回应。这一幕让在场的人深受感动,就连一旁的医护人员也忍不住红了眼眶。